Skip to main content

從天人關係探討「原靈合體」

(第七屆天人實學研討會)

從天人關係探討「原靈合體」

 

呂光證

天帝教天人親和院研究員

 

 

摘 要

 

「原靈合體」是本教正宗靜坐班三件大事之一,也是昊天心法之所以能「直修」的關鍵之一,更與同奮人道、天道前途息息相關,然而大部分同奮對原靈合體並不了解,亦常感摸不著邊。其實原靈合體是同奮可以親證天人關係的最好管道,本文特別從天人關係來闡述原靈合體的意義,釐清現行原靈表公佈的三項資料,尤其著重在靈系炁統的介紹,歸結於聖凡平等之境界,而以「本我、假我、真我、二我」之諸我觀,作為體證原靈合體的冥契心得。

關鍵詞:原靈、原神、元神、封靈、分靈、靈系炁統


從天人關係探討「原靈合體」

 

呂光證

 

 

壹、前言

  天人關係是中華文化最核心的主題之一,也是區別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思路[1],天人關係中的「天」有自然義的天、道德義的天、神格義的天,老子講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這裡的天是自然義的天,以自然法則突顯天之主體面貌,近代自然科學即可歸類在這部份;何謂道德義的天?《易》繫辭:「天地之大德曰生」,把天覆地載滋養萬物視之為天之德性,這是道德義的指稱,人文哲學所探討的天多屬此類;至於神格義的天,則進入宗教的範疇,將天視之為有意志、有作為的有機體,神則是天的代名詞。其實自然義、道德義、神格義本是人們以不同角度觀察天人關係而有的分類,本質上是互有關聯的,本文探討原靈合體之內涵,初看是從神格義入手,實則亦涉及到自然義(第三神論)與道德義(聖凡平等),這些都豐富了原靈合體的人文精神。

  原靈合體是本教正宗靜坐班三件大事之一[2],也是急頓法門之能「直修」的依據之一,更是天人關係中吾人對「天」最直接、最具體的生命感受,但是靜坐班所公佈的原靈表中,究竟什麼是原靈?轉幾世的意思為何?為什麼都稱某某真人、元君?來自清虛宮與來自東、南、西、北天有何不同?原靈為什麼合體?合體之後有何作用…等等這些一連串的問題,歷年來除了同奮們各自體會以求解答外,本師在民國八十二年有一篇講話,彌足珍貴,構成吾人今日研究原靈合體的重要文獻。[3]

  本文研究方法,是以《大經》「天人一體」的哲學思想為指導原則,從急頓法門入手,研究靈系炁統,佐以《清靜資糧編要》之實例為參考,外加對無形宇宙組織的一些認識。誠然,講到研究方法,《大經》在〈緒論〉中評論傳統學問家以有限之智欲窮無限之知的侷限,亦評論傳統宗教家勤修苦煉卻以妙義精微難期普遍為缺憾,所以《大經》提出:「善能把握科學與哲學之相配原理與自身之修持功夫。」,因此研究原靈合體,當然應該在原靈合體之狀態下去研究,莊子講:「有真人而後有真知」,此之謂也。只是其中經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,充其量是把對「我」之探討在文末作一描述,以補知之不足。

 

貳、靈系炁統之概念

  靈系炁統的概念與族譜血統的概念是相似的,靈系對應族譜,炁統對應血統。吾人肉身源自父母,而父母之肉身源自其父母,如此反推上去,遂有「族譜」形成,並分直系、旁系,而貫穿其間的是「血統」遺傳,也即是現今科學所謂之基因;相似的,吾人靈體亦有其來源,稱為原靈,原靈之上尚有原靈,層層追溯回去,即構成靈系,貫穿其間的是「炁統」遺性。因此,吾人就肉體生命而言,父母之上有父母,其數難以勝數,就靈體生命而言,原靈之上亦有原靈,其數同樣難以勝數。

  父親之精子與母親之卵子結合,產生下一代肉體生命,這是吾人已知的自然法則,然而靈體之產生其情況則複雜的多,因為靈體具有分靈、合靈的特性,一個原靈可以依其願力、能力而分化出去數個分靈,一個分靈也可以由數個原靈各分化一部分匯聚而成,靈體並不受肉體需陰陽兩性結合方得繁衍之限制,因此靈系實際上要比族譜複雜許多。下圖一可為參考: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肆、什麼是原靈?—「第一說」與「修煉說」

  靈系中並非所有的靈都可稱為原靈,必須是證道的靈才有資格與能力分化分靈出去[4],是以原靈必然是證道靈,證道靈不一定為原靈。本師闡述的原靈有二種,第一是宇宙創造之始即孕育的原靈,稱為「第一說原靈」;第二是其後經過千千萬萬年修煉成功的原靈,稱為「修煉說原靈」。「第一說」的原文如下:[5]

 

  上帝創造宇宙的同時,即孕育萬性萬靈,運用大自然的法則,將萬性萬靈分散至每一個有生物體的星球上空,這許許多多的性靈分別依循著自然法則投入生物體,形成生命的開始,進而成為有智慧的生物(人類),此一投入之性靈即成為此一生物的主宰,這就是「原靈」,也是千千萬萬億億年以前,…上帝創造的萬性萬靈第一個進入生物體的性靈,此第一個性靈即稱之謂「原靈」。

 

  「第一說」含義很清楚,舉例說明:假若上帝在宇宙創造的同時,孕育了一百個靈,這一百個靈分別投入一百個生物體,對每一個生物體而言,這是他接收到的第一個靈,也就是他最早的、最原始的靈,因此這一百個靈對這一百個生物體而言都是「原靈」。其後,生物體不斷演化成其他生物體,而這一百個原靈也會不斷修煉,分靈出去,形成新的原靈,構成「修煉說」的來源,其原文如下:[6]

 

  原靈經過千千萬萬年修煉,有時奉命下凡,到人間救世救人,也會投在某一特定的人身上,成為這一個特定的人的性靈(即元神),成道以後,仍舊回到 上帝左右服務,這就是原靈與原人的關係。

 

  基本上原靈並不會「全靈」投在某一特定人身上,而是以「分靈」方式入體,甚至可以同時分靈到好幾個人身上,成為該人的「元神」,當家做主,完成這輩子的使命後,元神回到天上受封為證道靈,變為另一個可以分靈的原靈,所以一個原靈可以經過分靈修煉成就好幾個新的原靈,此即修煉說之基本意義。但不僅如此,假設以急頓法門來看,造就新的證道靈的方式至少包括了原靈修煉、元神修煉、封靈修煉這三種,在學理方面涉及「原靈—原神」、「原人—元神」、「元神—封靈」的觀念。

  首先解釋何謂「原人」?狹義界定,原人是指原靈分化投體的人,若廣義界定,原人可泛指有緣的人。至於「元神」,簡單的說,每一個人的凡靈中都有一股正氣,即為當初原靈分化下來的部分,可稱為該人的元神,如果該人不加修煉,任憑七情六慾的薰染,幾世輪迴之後,凡靈中的這股正氣將消耗殆盡,與原靈失去聯繫;如果該人勤加鍛鍊,這股正氣逐漸長大並凝聚成形,取代原有凡靈的功能,成為高大的金身,這是指元神修煉有成,因此元神可以說是原人凡靈的根本。同樣地原靈雖為一充滿正氣金身的靈體,相對來說仍有其精華凝聚之處,為其根本,稱之為「原神」。至於「封靈」的來源則為上帝所賜昊天正氣凝成的種子,這個種子會依照該人的形貌逐漸長成人形,是該人第二個靈體,也稱「二我」。

  急頓法門修煉的層面不僅是原人在人間修煉元神、封靈,原靈也能在天上修煉原神,其關鍵處扼要說,是指:[7]

 

  依照原人這一世的修煉使得原靈於天上可修煉原神分化身外之身,原人本身之凡靈修煉元神亦可到天上修煉聖胎,也能分化身外之身,封靈亦能到清虛宮下院修煉,亦得身外之身。

  因一人之修煉證道影響天上廣大層面,造就無數仙佛,這是急頓法門殊勝之處,亦是應劫運所需。

 

  「身外之身」在此處即「分靈」的同義語。原靈在天上修煉的場所就教職同奮言,是會英神宮[8],就本師上靈言,至少是金闕極子別院或無生聖宮極子道院。會英神宮的主持是天人教主,乃本師封靈的首座,目的是為了鼓勵原靈壓挾原人奮鬥修持,完成使命,原靈才有資格進入此宮修煉分靈無數。金闕極子別院是進修高級鐳胎的場所,無生聖宮極子道院則為宇宙特高真的修煉中心,是孕育宇宙道源之所,教義談到鐳胎的鍛鍊,指出「必須進入宇宙主宰之一定場所修煉,配合特種元素加以保護與調和,以成就化生宇宙間最高級之性能[9],蓋指此二地也。至於原人之元神、封靈回天修煉之場所,是清虛宮下院,與原靈不同。

  上述之原神、元神、封靈雖來自不同源頭,但若功果與修煉皆圓滿,亦可受封成為能再分身的「證道靈」,對此三者後續再分化出的靈而言,此「證道靈」應仍稱之為「原靈」,是故原靈的來源十分廣泛,不可勝數,構成龐大複雜的靈系網絡。茲以下圖舉例說明:

 

 
  文字方塊: 【修煉說
            原靈】
            文字方塊: 分化一原人文字方塊: 分化一原人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  一般情況下,靈系中靈與靈不一定能保持緊密聯繫,甚有湮滅情形發生(比如圖二DAC之間較易斷線),而靈系與原人之間更易斷線,因為有形與無形熱準差異大,原人一不小心受紅塵所污,就失去與靈系之炁氣相連(如圖二之某甲)。本教法門以本師為首例,修持原靈原人合體奮鬥之急頓法門,炁貫靈系,所以能連結各種疏離甚或斷線之靈系網絡,重建宇宙精神生命之生生不息的整體脈絡,因此正宗靜坐班之「原靈合體」是依循本師腳步,屬於急頓法門的奠基功夫,以某甲為例,無形組織按照其先天後天的情況與願力,從他的靈系中尋找最適合他現狀的靈與之合體,其來源可能是上圖靈系中的DBA,屬於直系原靈,也可能是C,屬於旁系原靈。若原人奮鬥有成,甚可感召其靈系中更多(橫向發展,具不同特長)或更高(縱向發展,具更高靈力)的靈來合體,這些靈在目前教內已公佈的各種資料來看,都稱之為「原靈」,很明顯的,這是以與原人合體的角度來界定「原靈」這個名詞,與本師靈系炁統中元靈、本靈、始靈、封靈、倒裝靈、天王、地主有的是以宇宙孕育的角度,有的是以職務的角度來界定是不同的。因此吾人認為在研究上,要以本師的靈系炁統來詮釋靜坐班的原靈系統,實為不宜,應以急頓法門作為基礎,分別詮釋本師靈系炁統與靜坐班原靈系統,似乎較行得通。故研究架構歸納如下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急頓法門入手之奠基)

         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靜坐班同奮原靈系統

(原靈—原神—元神—封靈—原人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師之靈系炁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急頓法門成就之例證)

  民國七十五年正宗靜坐班自乾先修三坤六期開始,公佈之原靈表為現行之格式,即包括「X天XX宮 XX真人 轉X世」三項資料,第一項是原靈在天上之來根,第二項是原靈名號,通常乾道為真人,坤道為元君[10],第三項為原靈轉幾世。這一公佈格式沿用至今,然而在乾先修三坤六期以前,原靈公佈的內容沒有一定,因人而異,例如正宗七期某乾道:[11]

 

您的原靈乃是佛教之中天拘吾不燃天之大德天尊。佛門稱名為「啟那阿含多菩薩」是也!專司佛門修行糾察之權,為正氣之神也,凡軀於人間歷十五世之久,此世逢應元多多吃苦,可以了願。

 

  又如同期某坤道同奮:

您的原靈為瑤池金鳳仙子,證聖果,經敕封為XX元君,分靈下凡歷五十八世之久,今入帝門不可失去奮鬥的勇氣。曰:「人道是尚,飛鳳如鸞,不動不搖,保汝安康!」

  比較當時與現行的差異,很明顯現行公布的資料是制式化的,重點清楚,當然也讓吾人感覺離人性較遠,另一明顯差別是原靈來處、轉世意義有所變動,這一部分於後面分段說明。

 

肆、原靈來處—天界簡介

  民國七十五年正宗靜坐班乾先修三坤六期以前,原靈來處五花八門,比如有「觀世音菩薩之總護駕」、有「紫英掌印夫人之大徒兒」,甚至也有公佈原靈由何處修證成功,比如「瑤池金鳳仙子,證聖果,經敕封為XX元君」,但自乾先修三坤六期開始,無形統一公佈的,都是原靈在應元諸天所任職的單位,包括南天、東天、西天、北天、中天、清虛宮、金闕等等。南天、東天、西天、北天、中天是對應整個太陽系範圍,聖訓曾經描繪其圖如下:[12]

 

 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 以中天為核心,東南西北天繞著中天運轉,猶如太陽系諸行星繞太陽運轉一樣,《大經》把這兩者都稱為旋和系,只不過一是無形旋和系,一是有形旋和系,現今正當南天轉運到與有形太陽系重疊,因此只有南天門開啟,天上人間進出均經由南天門。各天屬性不同,司職各異,查《無形宇宙組織總成》[13]並對照,大約介紹如下:

  「東天」乃堯、舜、禹三官大帝所居,主司考核諸真昇降,分錄善惡、劫厄、吉凶、存亡、錫福、延年等。類似人間之考試、銓敘單位。

  「南天」乃文衡聖王所居,為人曹通往天界之咽喉,分為八部六府。主司對應人間之各種行政,如雷電、霜雪、水火、風雨與萬物之演化、天律之執行,人間上疏表文都經此修繕,惟呈帝教光殿者除外。類似人間之行政單位。

  「西天」乃清淨之域也,有儒釋道之道場,如瑤池金母所居瑤池聖宮、西方極樂世界、紫竹林、雷音寺、文王殿等。類似人間進修單位,如學校、道場。

  「北天」乃玄天上帝所居,總領天經地緯、日、月、星宿,統管延生祚福之權。類似人間司法單位。

  「中天」位於東南西北天之中央,關聖帝君總轄其責,惟西天只有西天下院受其管轄,其餘直接受命於金闕。

  「清虛宮」乃三期主宰清虛真人之宮殿,屬於無極天,不在上圖旋和系範圍內。凡遭逢三期末劫之星球,均有清虛宮之對應設施,以統領三期末劫之行運。

  「金闕」乃上帝殿堂,為有形宇宙、無形宇宙之中心,上帝施放鐳光透過各大旋和系之中心,散發天光,提供有形、無形眾生生活修道之地。

  原靈大部分都來自以上諸天,根據統計,截至去年為止,歷屆靜坐班原靈合體學員大約9996人[14],其分佈比例按高低排列如下:西天2644人,南天2605人,東天1607人,北天1580人,中天1026人,其他427人,清虛宮100人,金闕7人。以西天最多,南天次之,清虛宮、金闕最少。原靈均是證道靈,基本果位是一樣的,諸天雖有高下之分,但並不能說在越高天界任職的原靈其果位一定越高,猶如人間同樣擁有醫師執照,有些醫師在大醫院任職,有些在地方開設診所,其學歷、醫術未必有高低之必然關係一般。

 

五、原靈轉世與原人輪迴不同

  原靈公佈表制式化後,變化最大的是「主角」不同了,舊式原靈表的「主角」是原靈、原人二者兼顧,例如前文引用正宗七期的二份原靈表,即發現既有介紹原靈來處,亦有原人在人間之輪迴說明,由於原靈與原人皆是「我」,因此保留「天非純粹的天,人非純粹的人」的模糊性,但新式原靈表的「主角」只有一位,就是原靈而已,所公佈的「名號」是原靈的名號,「來處」是原靈在天界的任職處,「轉世」是原靈分靈到人間又修證成功回天的次數,已與一般「輪迴」的意思完全不同。本師說:[15]

天帝教靜坐班的查原靈,有提到轉幾世,「轉」就是下凡救世救人,修道有成,仍然回天;「世」即「次」,二世就是下凡二次,四世就是下凡四次之意。

  很明確地,「轉世」並非現今流行的前世今生,換言之,「轉世」不是指同奮輪迴的次數(後天),而是其原靈下來救劫的次數,這是屬於先天的範疇,符合本師一貫特色。先天、後天的次數沒有必然關係,因為原靈下來投在特定人身上救劫,不一定一世成功,有可能該人輪迴二次才憶起使命,修道救劫,而成道回天。如此先天的轉世一次等於後天的輪迴二次,更有可能原靈一墮入人身,隔世之迷使得原人輪迴數世之後,先天正氣消耗殆盡,從此與原靈斷線,繼續顛倒輪迴下去。當年無形古佛投胎蕭家小孩,待其長大後,無形古佛亦控制不了肉體慾望,無法當家作主,只好回天求救,遂有天命雲龍至聖入川,以肉身渡化蕭家小孩,方才醒悟,修道成功,位證一炁宗主。可見原靈投胎不是一件容易事,無形古佛天爵之高、蕭家小孩祖德之厚尚且如此,一般原靈投胎又好的到哪裡去,因此原靈投胎後作不了主宰的情形一定很普遍。筆者以下圖四說明轉世與輪迴的不同。

 
  文字方塊: 某乙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  可見得原靈表公佈轉世幾次,只能說明原靈救劫修道成功的次數是多少而已,與原人在人間輪迴的次數沒有必然關係,不能簡單作出「原靈轉世越多代表原人在人間輪迴越多」的結論。

 

陸、合體之意義

  什麼是合體?本師說:[16]

 

  合體就是原靈分靈(電氣)貫注到大腦裡,成為此一原人的主宰,在內部指揮思想、行動,幫助這個人(在本教即為同奮)先盡人道,一切順利,可以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,達到下凡救世的目的,然後再專修天道,將來仍能回到 上帝的左右。反之,如果原靈不合體,元神力量不夠,就不能發揮作用,往往一不小心就顛倒輪迴了。

 

  此種說法與前述:「有時奉命下凡,到人間救世救人,也會投在某一特定的人身上,成為這一個特定的人的性靈有差別,一個是說生物體本身並無靈魂,等於是個空殼子,原靈分一道靈氣下來,進入這個空殼子,變成靈魂而為該人的主宰,但若這股靈氣漸遭紅塵濁氣所污(即所謂元神不振),原靈便無法與其保持連線,嚴重者斷線離去,只好任憑這股靈氣累世輪迴,終至元神昏昧,天人永隔,這是前面說過的原人沈淪之由來,吾人把原靈這種下凡稱之為「原靈投胎」。

  此處不然,是指已具有元神的人,雖然元神昏昧,但因逢機緣加入靜坐班,得能點道開天門,並由原靈分一道靈氣下來輔佐該人元神,當家作主,因為這股靈氣是輔佐性質,所以若該人不知奮鬥,原靈可隨時收回靈氣,並不影響該人生命活動,這叫做「原靈合體」,與「原靈投胎」意義不同。

  從字面上看「原靈分靈(電氣)貫注到大腦裡,成為此一原人的主宰,在內部指揮思想、行動」這一段,很容易誤會原靈合體是一般傳言的「附身」,其實這兩者有天壤之別。首先這兩者目的不同,附身有層次低的陰靈附身,及層次較高的神媒借竅,前者多是業報使然,所以附身討債,有可能附在五臟六腑,依託共生,也可能附在大腦,控制全身;後者常見於乩童,有些神媒為了傳遞靈界訊息,暫借乩童肉身,口述或扶乩訊息。而原靈合體大不相同,其目的是在幫助吾人「先進人道…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」,然後「專修天道,將來仍能回到上帝的左右」,既非討債,亦非傳遞靈界訊息。

  第二個不同是方式之不同。附身多是外靈把原軀殼中的和子壓制或驅離,直接控制肉體,原靈合體的方式則是媒壓,所謂媒壓是指原靈「以宇宙陽質射線配合其自身之和子壓入此人之大腦中,而行使其威權,並使其人本身之和子屬於隸屬之地位。[17]要注意的是,該人之和子並未被壓制或驅離,而是「隸屬之地位」,換言之,原靈之和子進入大腦中,教化扶植該人之和子指揮大腦,形成合乎天理的思想或行為,該人的肉身仍是由其和子指揮,只是背後另有一原動力而已。如下圖所示: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
     
 
 
 

圖五:黑點代表外(原)靈之和子,白點代表該人原有之
      和子。左圖該人和子被排擠於旁,由外靈之和子直
      接掌控肉體,右圖該人和子仍掌控肉體,不過其上
      另有一力量來源。
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  因此,原靈合體時原人並不會感覺被控制,而仍自以為是自己的思想、情緒,但是往往有「福至心靈」的感受,或是突如其來之靈感,或是清明無礙之洞見,或勇氣倍增之感情,或一切放下之豁達…,這些都是原靈教導、扶植原人和子之功,本師說:「如果原靈不合體,元神力量不夠,就不能發揮作用,往往一不小心就顛倒輪迴了。」蓋三期末劫時代,物慾橫流,吾人和子力量往往不足以支配肉體,反被肉體之盲動所主導,原靈合體在於增強吾人和子之力,也就是增強「元神力量」。再者,原靈與吾人之和子均有靈系上的淵源,可以說是吾人靈性的本根與吾人天性良知之來處,原靈合體在這層意義上,等於說是儒家講的發現「良知」「良能」,是人心接近天心的起始點。

柒、聖凡平等之天人關係

  原靈合體展現了天人關係中聖凡平等之境界,《大經》道:[18]

 

  聖凡平等之基礎在於「和」,能凡聖平等即為「和」,而聖之基本地位為自由神,故成自由神即係達到和的水準。然神亦未必盡屬無形,在有形為「人神」,在無形為「聖神」;能在有形之界為人神,則與無形之聖亦得和諧,此聖凡平等之基也。

 

聖與凡相對,凡指原人,聖指「自由神」,逐級而上有「天君」、「聖」、「天尊」、「仙」、「佛」,當聖為自由神,而凡亦達自由神之標準時,凡與聖得和諧,此謂聖凡平等之基礎,若聖為更高地位之神媒,而凡亦達相對之修養時,當為聖凡平等之更高境界。前述原靈既然俱為證道靈,相當於本旋和系中最高果位,亦即在「天君」之上,「天尊」之下,名為「聖」,「聖」又有二種,一為「本聖」,即指「聖」本身,一為「上聖」概指「天尊」、「仙」、「佛」,吾人認為原靈至少是「本聖」果位,也有可能為「上聖」。因此,當原人之修養能與「本聖」配合時,《大經》認為已達永生境界,若進而與「上聖」配合時,為共生境界。

  由此以觀原靈合體在天人關係中,實為吾人追求永生、共生之不二法門。本師嘗言正宗靜坐六階段過程,循序為清心寡慾、變化氣質、自渡渡人、超凡入聖、回歸自然、永生共生,在百日築基當中首先從點道開天門入手,接引祖炁,然後原靈合體。原靈合體之功用一開始是幫助原人「先盡人道,一切順利。」因為同奮從入道開始,個人宿業往往透過人道的種種發作出來,比如家庭、事業、健康…等,原靈合體能幫助我們在業力糾纏中釐清方向,抬頭望天,有清明的智慧、勇氣與能力解決問題,圓滿人道。原靈合體的第二個功用,是與原人合作「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,達到下凡救世的目的。」共同的使命是完成本師第三天命,這是在誦誥、渡人中圓滿。但是每一個人或多或少也有個人獨特的使命,原靈會在同奮貫徹使命或履行願力中配合發揮,使同奮在奮鬥中均能得靈犀之妙,貫通天人。原靈合體的第三個功用,是原靈與原人共同「專修天道,回到上帝左右。」尤其五門功課的誠心修持,都有原靈合體參與,本師常說反省一剎那原靈合體,亦說打坐時虛寂靜篤一靈常照,共同調和原人原靈之陰陽,聖訓亦說誦誥至深處是靈我合一、齊步共振。

  原靈合體從起初「幫助」人道,到「合作」完成使命,再到「共修」天道,即是體現正宗靜坐從清心寡欲、變化氣質一連串的階段性功效,亦是將聖凡平等之「和諧」關係彰顯為「幫助」、「合作」與「共修」。至若原人修煉封靈有成,原靈將榮昇會英神宮再煉分身無數,從茲凡聖俱妙,天人一體,可以說已得永生共生的旨趣矣。當然,在現實上未必這麼理想,許多同奮在原靈合體完後,仍不思奮鬥,無法坦誠面對人道、天道考驗,本師說:[19]

 

  同奮困於人道上奔忙,只為自己打算,沒有培養正氣,忘了自己救世救人的責任,原靈認為原人—他的凡體不求上進,沒有培功立德機會,最後只有離開凡體回天了,表示這一位同奮沒有奮鬥的決心與勇氣,原靈與他合體沒有前途,當然只有回天一途了。換言之,原靈合體並不表示永久不會離開,惟有同奮持續不斷的努力奮鬥,能夠達到使命的要求,才能繼續合體,甚至有的同奮任務大,責任重,還會有第二第三個以上的原靈來合體,更加強了那一位同奮在人道上奮鬥力量、事業前途,這就是天帝教所強調的「天命」,也是天帝教獨有的宇宙法寶之一。

 

  原靈合體開啟天人關係中從「自助天助」「天人合作」→「共修合一」之三部曲,倘若不知珍惜法緣,以致入寶山而空回,原靈離開,天人分離,悔之晚矣。反之,能把握機緣,發勇猛心,行奮鬥道,懂得掌握聖凡平等之要領,從「自助天助」中圓滿人道,從「天人合作」中完成救劫使命,從「共修合一」中修煉身外身,必能宏開「原靈—原神—元神—封靈—原人」靈系炁統,使之佈滿虛空,天人一體,物我無礙,而臻「天非純粹的天,人非純粹的人」之化境,達到人類生命境界中最高之理想。

 

捌、誰是「我」?

  誰是我?我是誰?不只是禪宗參悟的話頭,亦是任何一個探索生命究竟者所將面對的瓶頸。本師於民國二十四年弘道於西北時,其原靈清虛真人降下一首詩勸勉本師:[20]

潺潺水光界天白,沉虹落日一齊飛,江頭散步漁樵話,楓紅暮雨催我歸;

極北極南一元天,初度人間數十年,勸君早把舵把穩,普濟蒼生過前川。

 

  詩中第一段先用「催我」,第二段再用「勸君」,似乎主客模糊,語意不清,其實這正是天人關係之玄奧所在,就天人合一言,原靈即是原人,原人亦是原靈,皆是「我」,因此「催我歸」沒有錯,就天人對立而言,原靈勸戒原人,說出「勸君」,亦何嘗不對呢?冥心體會:「我」之學問大極,原靈為本我,原人為假我,元神為真我,封靈為二我;人在紅塵奔波中,本我觀假我,偶得靈犀之妙,懂得分清別濁;人在定靜忘我中,真我巍然,清明在躬;人在浩瀚虛空中,天地雖壞,我獨長存。

  昊天心法之「直修煉神還虛」,從本我勘破假我起修,藉假我修真我,以真我煉二我,諸我相契,方識得急頓法門之救劫真義,然後起同理心,發大願力,於茫茫人道中歷練,在浩浩天道裡浮沉,初則狂風大浪,繼而海闊天空,終至無邊無際。斯時,人與天無異,古今聖賢仙佛所揭櫫的境界,中外科哲所窮究的真理,均有了著落,這是本師留給當代眾生走向金光大道的不二法門。

 

 



[1] 余英時先生著《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》主張中國文化是內在的超越,西方文化為外在的超越,前者植根於天人合一的思想,後者基於天人分立的思想,故究其實,天人關係乃主要關鍵。

[2] 801023日本師於天人研究學院上課講述正宗靜坐三件大事:點道開天門、接引靈陽真炁、原靈合體。見《天人學本》上冊第七講,p83,極院印行。

[3]這篇文獻是有關原靈最重要的一篇文獻,是本師於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第七期日本正宗靜坐班講授。教訊120期刊登。

[4] 《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講義》第80講,帝教出版社。

[5] 同註3

[6] 同註3

[7]參考《第二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》,p208

[8] 會英神宮是帝教總殿先天極院下之單位,民國96年丙戌年巡天節帝教總殿改組,升格為「先天帝教總殿」,原先天極院部分改制為「帝教總殿」,並公佈新制五宮五府一總院,其中已無會英神宮。但筆者推測,會英神宮應升格入「先天帝教總殿」,因為取消獎勵原靈的措施是與救劫發展背道而馳,惟「先天帝教總殿」組織尚未公佈,目前無法肯定。

[9] 《大經》〈精神的鍛鍊〉一節。

[10] 舊式公佈的原靈表因涉及各種親和靈,故曾有乾體坤靈的情況發生,新制原靈表因所公佈者皆為證道靈,筆者認為已無男女相之分,乃應眾生需要而示現,故乾道均為真人,坤道均為元君。

[11] 此項資料係向天人親和院申請調閱而來,以下皆同。

[12] 參閱《第一期師資高教班聖訓錄》。

[13] 本書為闡明應元天界組織概況之珍本,歷年來只在55天閉關開課研究。另有台中聖賢堂所降之鸞書《天界傳真》,由於其記載之東、西、南、北天組織與本教幾乎相同,曾引起討論,有研究者認為天界組織有共同交集,亦屬正常,也有研究者有不同看法。惟該書中天組織定位為金闕,即與本教大不相同,這牽涉到教史上為關聖帝君正名之事件。

[14] 此份資料是向天人親和院申請並統計而得。數據是統計至正宗靜坐第28期,春特班第10期,長青班1期,美國洛杉磯特訓班第9期、西雅圖特訓班第4期,日本特訓班第25期。

[15] 同註3

[16] 同註3

[17] 《大經》〈神的權威〉一節,天帝教極院印行。

[18] 《大經》第九章〈新生論〉。

[19] 同註3

[20] 《闡教法乳》,p25,本書為本師在赴西北弘教時有關道務、教務資料之匯輯,天人研究學院恭印。